“老家的房子总算保住了,我女儿的病也正在康复中,那笔欠款我还得心服口服。”8月26日,华侨夏某专门给我打来越洋电话,连连表达谢意。一场困扰她们母女多年的“梦魇”终于烟消云散。
突如其来的巨额债务
由于感情不和,夏某与丈夫留某一直分居生活,夏某在多年前带着女儿移居国外。
2016年2月,留某因病去世后,留某表兄吴某的一通电话打破了夏某母女的平静生活。吴某称,留某生前曾向他借款8万欧元,留某去世了,他只能找夏某偿还。面对突如其来的巨额债务,夏某当即蒙了。“留某从没和我说过借钱的事,凭什么要我还?”夏某并未搭理吴某,后来索性对吴某的讨债电话置之不理。
2017年底,回国探亲的夏某从亲戚处得知,自己老家的一套房产被法院查封了,向法院查询后才得知,自己被吴某告上了法庭。法院经过审理,判决夏某和女儿应在遗产继承范围内偿还债务,向吴某偿还人民币本金58.58万元及利息。
丈夫生前真的向吴某借钱了吗?钱又用在哪里了呢?持有异议的夏某拒不还钱。吴某只得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于是查封了留某和夏某名下的唯一房产,并对其进行拍卖。夏某不服,于2019年10月向青田县法院申请再审,法院以原审判决没有错误为由予以驳回。
2020年10月,夏某提出执行异议,法院裁定驳回。2020年12月,吴某又向法院起诉夏某及其女儿,要求分割案涉房产,法院认为,原告要求被告在遗产继承范围内还款理由正当,被告无其他财产可以执行,故原告可以分割房产。夏某不服,提起上诉,被丽水市中级法院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2023年8月,夏某向我院申请监督。
全面审查求真相
夏某始终质疑借条的真实性,这也是她的心结和迟迟不肯还款的原因。受理该案后,为了查明案件的事实真相,我们依法调取了法院历次诉讼卷宗,全面核实案件的证据材料,理顺案件的来龙去脉,重点审查了原庭审中当事人未提供的证据。
调查中,因多名当事人旅居海外多国,原审认定的借款交付行为也发生在海外,当时又逢疫情,导致证据核实工作难度加大。
我们依托检察院的“检侨之家”平台联系到了当地侨领,建立起跨洋沟通对话,对当事人生前就医等手续进行取证、核实,并借力借智,听取了侨领的意见和建议。
我们经过审查发现,原审中的借条是真实的,但款项是否实际交付证据存疑,有进一步调查的必要。在反复翻阅笔录时,我们锁定了该案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关键问题:留某不仅与吴某签订了借条,还承诺要将一套房产遗赠给对方。
留某的遗产仅有一套房产,根据法律规定,继承人需要在继承这套房产的范围内偿还留某的欠款,而这套房产与遗赠给吴某的竟是同一套。这也意味着,即使再审成功,双方还会围绕这套房产继续打遗嘱继承官司,引发房产分割之诉,不但无法化解矛盾,可能还会加深双方的积怨。
本案已历经漫长的诉讼期,对当事人的身心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夏某女儿还因此患上抑郁症多次住院治疗。这让我不禁思考,制发再审检察建议真的是最好的处理方式吗?
在对全部证据材料和监督要点梳理完毕后,我们召开了检察官联席会议,对本案情况进行全面细致分析。经讨论研究,我们认为本案的争议焦点十分明确,且双方本就是亲属关系,存在一定的和解基础。
为了实质性解决矛盾纠纷,减轻当事人诉累,在尊重双方当事人意愿的前提下,我们决定联合法院开展和解工作,引导双方解开心结。
跨洋借贷纠纷画上了句号
化解矛盾,关键在于解开当事人内心的疙瘩,检法两院决定分工合作。
我们通过“检侨之家”平台继续与夏某保持越洋沟通,苦口婆心地作劝解,为其疏通“法结”解开“心结”。我们告诉夏某,如果走再审程序,时间只会越拖越久,都是亲戚,争来争去不值得。
执行法官还发现,吴某的妻子仍有2件金融借贷纠纷案件未执行完毕,因此执行法官联动第三方案件当事人开展和解,并以此为突破口对吴某进行劝解,引导其转变思路,在法律框架内寻找“最优解”。
经过我们与执行法官多次谈心说理、两次现场调解,并邀请了侨领、村干部及双方共同的亲属参与其中,最终当事人就还款金额、遗嘱继承及部分债务减免达成和解。
“快十年了,夏某的心结总算是解开了。”今年5月,委托人徐某代表申请监督人夏某及其女儿与被申请人吴某共同在和解协议书上签下名字、摁下指纹后感慨道。至此,一场历经多次诉讼的跨洋民间借贷纠纷画上了句号。
(讲述人:浙江省青田县检察院丁露 整理:本报记者史隽 通讯员徐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