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海生态检察室办案团队到岱海周边查看湿地恢复情况。
“池水停激,渊而不流,东西三十里,南北二十……”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曾在《水经注》中这样描写岱海。
岱海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是内蒙古第三大内陆湖,有着“草原仙湖”“塞外天池”等美誉。但是,从上世纪末开始,随着降雨量的逐年减少、人类活动用水量的增大,岱海水位逐年下降,水域面积逐年减小,水质不断恶化。“万顷波涛涌碧空,千层白浪起峰峦”的自然美景也随之而去。
2018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加快内蒙古呼伦湖、乌梁素海、岱海等水生态综合治理。2019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抓好呼伦湖、乌梁素海、岱海的生态综合治理,对症下药,切实抓好落实。
殷殷关切,谆谆叮嘱。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保护好岱海的一湖碧水,凉城县检察院于2018年4月设立了岱海保护区检察官办公室,2019年将之升级为乌兰察布市检察机关首个自然保护区生态检察室——岱海生态检察室,一个由1名员额检察官带领2名检察辅助人员组成的专业化办案团队。截至目前,岱海生态检察室共办理涉岱海流域治理行政公益诉讼案件38件,督促恢复岱海湿地面积约5.5万亩,为岱海每年节约地下水及减少截留地表水167万方。
擦亮“岱海名片”
2018年,当时的岱海保护区检察官办公室对全县22条河道内违法采砂阻塞河水入岱海的情况进行立案调查,排查出47家砂场存在滥采乱挖行为,严重影响岱海湿地保护,且随意堆放的砂石影响附近农作物生长,滥采乱挖形成的深坑对牲畜产生安全隐患。
就此,凉城县检察院及时与县水利部门沟通,并依法发出检察建议,建议水利部门依法关停违法砂厂,恢复河道生态环境。收到检察建议后,县水利部门对违法开采的47家砂场全部封停,但河道内遗留的砂石和深坑仍然阻碍河道行洪,河道泄洪补水能力并未得到有效恢复。岱海保护区检察官办公室持续跟进监督,与水利部门多次召开现场会议,就河道修复方案反复进行沟通。水利部门对采砂造成的深坑进行填埋并修筑河堤,确保河道疏浚、土地恢复原貌、安全隐患消除。
在通过行政公益诉讼督促水利部门履职的同时,岱海保护区检察官办公室秉持“专业化法律监督+恢复性司法实践+社会化综合治理”生态检察理念,对岱海周边流域河道治理范围依法进行监督。他们发现凉城县境内黄河流域支流河道受损严重,而黄河流域支流河道的疏浚关系到岱海生态应急补水工程的实施,遂于2018年12月对非法采砂造成黄河支流河道受损行为依法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诉请对破坏环境者进行“恢复性”惩罚:恢复黄河支流受损河道疏水功能。
2019年3月22日,凉城县法院依法公开开庭审理,支持检察机关全部诉讼请求。破坏环境者支付的河道修复赔偿款,全部用于修复受损河道。“刑事司法+公益诉讼”有效推进了黄河流域支流河道疏浚,切实增加了黄河蓄水量,也为岱海应急补水工程顺利实施、改善岱海水质和蓄水量提供了坚实保障。
岱海生态检察室负责人史慧洁常常对团队成员说:“去岱海周边看一看,让监督成为常态。”2022年4月,岱海生态检察室会同市县两级“河长办”、水利部门等单位工作人员,对全县22条入岱海河道进行了公益诉讼检察“回头看”。通过实地走访,他们发现之前河床内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遍布等“四乱”问题得到很大改善,因非法采砂行为被破坏的河道得到有效修复,河道非法采砂行为已被遏制。
全方位守护“塞外明珠”
“除了治理岱海本身,如何推动岱海周边河流治理也是我们一直考虑的问题。”史慧洁告诉记者。
为全面掌握岱海由于生态退化而面临干涸的状况,岱海生态检察室办案团队经常奔波在岱海湿地周边,与附近居民交谈,深入了解岱海湿地生态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经过走访调研,他们了解到岱海湖泊湿地被违法承包给66户个体经营户,进行开垦种植、建设房屋及养殖圈舍,造成岱海湖泊湿地4万余亩遭到严重破坏。
2019年4月,凉城县检察院向县林业和草原局发出诉前检察建议,建议其对岱海湖泊湿地内的违法养殖等行为进行整改。收到检察建议后,县林业和草原局向县政府作了专项汇报。县政府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共拆除岱海周边66户养殖用地、用房,鱼塘164处,恢复环岱海湖湿地面积5.5万亩,为岱海综合治理节约资金1100余万元。后来,该案被列入“全区河湖四乱清理”专项行动典型案例。
2022年3月,岱海生态检察室办案团队在对环岱海周边环境进行巡查时,发现有部分废弃矿山存在废石体量大、占地面积大、无序堆积等情况。对县域内的废弃矿山进行走访调查、收集证据后,该院向凉城县自然资源局及相关属地乡镇发出检察建议,建议责令矿山地质环境责任人治理恢复地质环境。行政单位督促相关责任人历时2个月,完成了废石清理、场地平整、植被恢复等工作,有效保护了岱海周边生态环境。
岱海保护实现双赢共赢
2018年开始负责凉城县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后,史慧洁和同事常年奔走于岱海湖畔和各行政单位之间,推动检察机关与国土、环保、林业等七部门会签《关于加强协作推进行政公益诉讼促进依法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意见》,建立健全“检政”衔接机制,建立联席会议、工作联系机制、信息共享和通报制度等,全面加强生态环境共建共护。
“对于发现的生态破坏行为,随时可以咨询岱海生态检察室。”凉城县岱海自然保护区服务中心副主任刘建军说。2022年5月初,该中心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居民郭某非法占用草地并阻碍岱海生态应急补水工程施工进度,遂主动与岱海生态检察室办案团队沟通。办案团队认为该案已达到刑事立案标准,建议将线索移交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最终,郭某因非法占用农用地罪被法院判处刑罚。
内蒙古自治区人大代表、凉城县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主任白雪芳在参与岱海水生态综合治理工作调研后表示:“凉城县检察院在生态检察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立足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服务岱海水生态治理,成效明显。我们都看在眼里,特别点赞。”
岱海周边生态环境的改善、入岱海河道的修复治理,为岱海应急补水工程提供有利条件。2022年9月20日,岱海生态应急补水工程正式通水,掀开了岱海流域生态治理新篇章。如今的岱海自然保护区,清风徐徐,碧波荡漾,正如《岱海渔歌》中唱道:“春风吹绿岱海水,岱海儿女情谊长……万亩良田渠成网,千条林带排成行。”
“守护岱海是利国利民、造福凉城后代的好事,一定要坚持做下去,绝不能让岱海在我们这代人手里消失!”凉城县检察院检察长孙芳如是说。
(本报记者沈静芳 通讯员杨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