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德清: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率清零背后
时间:2021-01-24  作者:王春 沈思佳 姚丽洁  来源:法治日报
【字体:  

祖国花朵谁来守护?这是一个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解答的课题。近年来,浙江省德清县人民检察院坚持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优先和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原则,推动构建社会整体协作,不断强化社会治理和源头治理,全方位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德清县检察院检察长周甲准告诉记者,德清县检察院围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未成年被害人以及涉未家庭,探索源头防治、标本兼治、多元协治“三治”融合,从开设“星星点灯”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基地,到成立浙江省首个强制性亲职教育服务站,通过社会各界努力,逐步形成未成年人司法综合保护大格局。2020年,德清地区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率为零。

源头防治 亲职教育破解亲子困境

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家庭教育的缺位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深层次原因。什么是亲职教育?其实就是教育父母(包括家庭主要成员)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称职的好家长。无论在社会层面对父母开展预防性亲职教育,还是由检察机关对失职父母进行强制性亲职教育,都有助于家庭承担起“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第一步台阶”的重担。

2020年,德清县检察院联合县妇联首创“德清嫂”强制性亲职教育服务站,采用多位一体教导新模式,开展对涉案未成年人家长的强制性亲职教育和家庭教育咨询。

德清县检察院副检察长陈杨介绍,“在强制性亲职教育服务站我们会采用积分卡制度,引导‘问题家长’参与亲子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一对一的家庭教育门诊,督促家长切实履行监管保护职责,提升科学家庭教育能力,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涉未案件,并且防患于未然。”

德清县检察院在办理喻某强奸、猥亵儿童案及翟某诈骗、敲诈勒索案中,发现未成年人小燕(化名)遭受不法侵害。更让检察官痛心的是,小燕的母亲翟某不仅没有正确履行监护职责,甚至还存在监护侵害问题。

在支持小燕父亲撤销翟某对小燕的监护权后,检察官在走访调查中发现,翟某还有一个年幼的小女儿,如何通过亲职教育让翟某能够承担起为人母亲的职责是检察官案后工作的重点。今年1月,该院向翟某发出新年第一份亲职教育令,引入心理辅导师、家庭教育专家,对翟某进行为期3年的强制亲职教育,对于小燕,检察机关也委托社会专业力量对她进行长期跟踪辅导,做好“一个家庭一个方案”,实现“双向教育”。

当个别父母随意处置自己的监护教育权利,甚至损害未成年人权益时,强制亲职教育让失职父母“回炉重塑”,于法于理都是恰当且必要的。这不仅能提升父母养育子女的技巧与能力,更在于督促监护人切实履行监护教育的职责,有助于增强家长的监护责任意识,让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作出更积极、更科学、更合理的选择。

标本兼治 “星星”守护涉罪未成年人

“检察官阿姨,你好!这是我第一次给你写信,跟你聊一聊,我现在还在杭州,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杭州生活,现在我已经是一家烤鱼店的厨师了。感谢你的帮助,有机会请你尝尝我做的烤鱼……”这是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案的犯罪嫌疑人小涛(化名)写给德清县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副主任、员额检察官姚丽洁的信。

2019年,小涛中专毕业后离开父母到杭州闯荡,想靠自己努力在杭州生活。因为交友不慎,通过租号贩卖游戏账号诈骗他人财物。案发后,小涛悔罪态度较好且积极退赔被害人损失,德清县检察院依法决定对小涛作附条件不起诉处理。随后,依托“星星点灯”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基地,未检检察官对其启动社会帮教程序,跟踪开展帮扶和教育工作。

在观护帮教期间,由检察官、星星守护员、社工组成的观护帮教工作小组,对观护对象开展“一对一”的帮教,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向观护对象开展文化课程、德育教育、心理辅导等,并定期制作考察意见。

接下来,德清县检察院将以“星星点灯”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基地为平台,深入推进未检工作专业化、规范化、社会化建设,以降低未成年人犯罪率,让更多涉罪未成年人得到更好的观护帮教,帮助真诚悔改的涉罪未成年人零障碍回归社会。

目前,“星星点灯”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基地的帮教对象已有44名,通过个性化帮教,有15人回归校园继续学习,其余29人也都顺利回归社会。

多元协治 五指成拳开展司法综合保护

“我小孙女这么小就要打胎,我一想到就要哭,都不知道怎么帮她。”被害人晓晓(化名)的奶奶满脸忧愁地告诉未检检察官。晓晓是一名初一学生,通过QQ认识犯罪嫌疑人张斌(化名),在一次聚会中被犯罪嫌疑人张斌性侵。直到奶奶发现晓晓肚子大了将其带至医院检查才发现已经怀孕7个月。“我太后悔了,我不敢告诉自己的家人、朋友、老师……”晓晓低着头,说着说着就哭了。

为了保护像晓晓一样的未成年被害人,德清县检察院设立了未成年人“一站式”办案工作室,并联合县公安局、卫健局等部门共同制定出台《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询问工作机制》,尽可能减少办案过程中对他们造成心理上的二次伤害。考虑到晓晓个人情况和家庭经济情况,该院联系德清县法律援助中心“未成年人保护律师团队”为晓晓提供法律援助,了解到晓晓可能存在应激障碍,承办检察官还联系心理咨询师,对她进行专业的心理疏导,同时为晓晓申请了司法救助金,为她开始新生活提供帮助。目前,晓晓正逐步走出心理阴影,重新回到学校上学。

据悉,为综合运用刑事、民事、行政以及发挥检察监督等手段全方位保护未成年人,在德清县检察院推动下,县委政法委等11家单位共同出台了《关于建立德清县未成年人司法综合保护联动机制的实施方案》,建立了“少年警官团队”“未成年人检察官团队”“芬芳工作室”“未成年人保护律师团队”等,共同承担起未成年人办案、监督、帮教、救助、预防以及教育等职责,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协同、法治保障的未成年人司法综合保护大格局。

(本报记者王春 通讯员沈思佳 姚丽洁)

[责任编辑: 佟海晴]
检察日报数字报 | 正义网 |
Copyrights©最高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