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看”报告 大数据 “读”检察
——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阅读新体验
正义网北京3月12日电(记者 郑博超)3月12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听取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一拿到报告文本,很多代表就有了新鲜的发现。今年的报告文本有什么新特点、新创意,背后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事情?
一份报告的整体观:超链接的阅读体验
与往年一样,曹建明检察长在大会上的发言,仍然十分精短,约有1万余字,共19页。而实际上代表拿到的全套文本有79页。在正文之外,提供了6个附件。
也许有人会说,这也没什么稀奇。近几年最高检工作报告都有附件。就以去年来说,报告正文后面就提供了5个附件。
今年的报告附件有什么不同呢?最高人民检察院办公厅负责人介绍,要把报告的正文和附件当作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看待,附件提供了大量的信息。
翻看报告文本,记者果然有新发现。
发现一:今年,曹建明检察长在报告中提到30个公众高度关注的案件,比如徐玉玉案、李刚暴力伤医案、快播案等,另有两组令人瞩目的办案数据(立案侦查21名原省部级干部、提起公诉48名原省部级以上干部)。这些内容在附件2中,逐一进行了简要介绍。附件1有关用语说明和附件2有关案例说明,都是解释性附件,既保证了报告正文的简洁与顺畅,也与正文形成互动,帮助代表更好地理解报告正文。
发现二:附件虽然是附属于报告正文的,但也自成体系。比如附件3,用4个数据图表直观呈现了检察机关2016年起诉刑事犯罪、立案侦查职务犯罪、刑事诉讼监督、查处违纪违法检察人员的情况,便于代表迅速“数读”检察。附件4则是用24个精彩的图示,从服务保障大局“1+4”、严惩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三个一律”、向久押不决说“不”、主动服务脱贫攻坚、公益诉讼试点稳步推进等24个侧面“图说”检察,鲜活地展示了2016年的亮点检察工作。
还要透露一点,无论是附件中的“数读”,还是“图说”,并不拘泥于报告正文的顺序,而是自有逻辑,都提供了一个整体把握检察工作的切入角度,带给代表超链接的阅读体验。
二维码的精彩世界:借力大数据“读”报告
16个二维码,这在最高检工作报告中,也是“第一次”。
几天前,二维码首次登上政府工作报告,成为新闻爆点。记者了解到,二维码并不是首次登陆最高检工作报告中,在去年的工作报告中,最高检的官方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的二维码就出现在报告文本中。
那今年的二维码又有什么特点呢?
“数读检察”“图说检察”虽然比文字生动直观,但还只是静态的、单维的呈现。最高检新闻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通过扫描附在报告中的二维码,代表就可以通过手机跨界到有声的世界。
按照该工作人员的介绍,记者扫描报告首页上的二维码后,看到了一段约5分钟时长的关于报告整体情况的视频;扫描附件6右上角的二维码,链接到的是一个反映检察机关落实代表委员意见情况的H5。
还有新鲜的。最高检新闻办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扫描附件5和附件6的二维码,还有“无限的可能和探索的乐趣”。
去年最高检工作报告文本的附件5,就曾引起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记者看到,今年报告的附件5从9个方面以表格的形式梳理了2016年1267名代表委员对检察工作提出的1552条意见建议。除此之外,新增的附件6,又是一个亮点。根据代表委员对保障非公经济、食品安全、生态安全、深化司法改革等方面的不同关切,附件6从9个方面用9个图示对代表委员意见建议落实情况进行直观呈现,用一个图例反映代表委员对问题的关注度和总体落实情况。
附件5和附件6总共19页,却有12个二维码。这么高频次出场的二维码带来了哪些新信息呢?
2016年,366名代表委员围绕“强化检察监督”提出意见建议259条。最高检新闻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扫描附件6中“强化检察监督”这个图表中的二维码,就可以查阅到366名代表委员的姓名、所属团组或界别、职务、相应的意见建议内容及提出意见建议的时间、场合。
该工作人员还介绍,扫描二维码后跳转的页面还具有检索功能。在这里,1267名代表委员的1552条意见,都可查询。输入某位代表的名字,就可以查阅到该代表对检察工作提出的所有意见建议,输入不同的关键词,比如涉农检察,就可以获得不同代表委员对该类检察工作的意见建议。
接受采访的最高检办公厅负责人表示,用二维码搜索、储存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方便代表委员进行菜单式对照检查,跟踪了解检察机关的落实情况。
记者了解到,支撑这一功能的,是最高检人民监督工作办公室梳理出来的总计20余万字的代表委员意见建议文本。
落实清单背后的努力:1552条意见的来龙去脉
“1267名代表委员,1552条意见建议。”最高检人民监督工作办公室负责人介绍,这些数据不单单是去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还包括代表委员参加检察机关活动时提出的意见建议。检察机关听取代表委员意见建议的工作贯穿全年。
记者从最高检了解到这样一组数据:2016年,最高检院领导分赴各地召开了44次座谈会,与308名代表、53名委员面对面座谈交流,其中仅曹建明检察长就到12个省(区、市)召开了21次座谈会;最高检24次邀请325名代表委员到21个省(区、市)视察;分专题5次邀请代表委员到最高检参加检察开放日活动……这组数据,只是检察机关自觉接受监督、为检察工作广纳良言的缩影。
听取意见有诚心,落实意见重实效。据介绍,2016年,最高检共承办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建议148件,已全部办理完毕并答复代表。
“与往年相比,2016年,最高检办理代表建议的另一个突出亮点是对B类答复建议再办理、再反馈。”该负责人解释,B类答复建议是指代表所提问题从交办之日起3年内能够基本解决,承办单位已制定解决措施或已列入改进计划,并明确答复代表办理时限的建议。
2013年,来自云南的全国人大代表熊元德提出加大对民族区域自治地区司法机关建设支持力度的建议。去年底,熊元德代表“有点意外”地接到检察人员的答复电话。日前,当与记者谈起这件事时,熊元德代表对最高检对自己建议的再答复连连表示“满意”“非常满意”。
记者了解到,最高检对2013年至2015年B类答复建议进行梳理并建立台账,对其中22件又起草了答复意见,并逐一与代表进行了点对点的交流。
21%的意见建议围绕“服务发展,保障民生”提出,17%的意见建议针对“强化检察监督”提出,15%的意见建议指向“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这是附件6披露的一组数据。对照报告正文,记者梳理发现,代表委员意见建议最关注的方面,就是2016年检察工作着力最多、工作亮点和成效最突出的方面,也是曹建明检察长向大会重点汇报的地方。
坦诚听取意见建议,主动公开落实清单。在这份形式、手段大胆创新的报告文本背后,是检察机关自觉接受监督、不断改进工作、为民履职尽责的不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