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个端口”有序推进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
时间:2025-01-16  作者:余玮璇 郭晴雪  来源:检察日报-未来周刊·实务
【字体:  

2024年以来,浙江省宁波市检察机关立足新时代未成年人检察融合履职新要求,聚焦机制创新、部门联动、多元帮教,在鄞州、海曙两地开展试点,探索建立符合未成年人罪错行为处置规律、轻重有别、逐步递进的分级分类干预机制,已联合公安机关、社工对116名罪错未成年人进行分级干预、帮教矫治,成效良好,未发现有进一步的犯罪行为发生。

一是抓前端建机制,科学厘定分级标准。检察机关协同公安、民政、教育等部门,对辖区内有罪错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情况排摸,了解各部门当前在管的罪错未成年人基数和具体情况,共同探讨分级干预的重难点问题。海曙区检察院积极引入“外脑”边调研边试点,与宁波大学开展专题研讨,围绕未成年人罪错临界标准、完善干预机制进行研究,推动成立浙江省首家“曙光心理工作室”,通过对罪错未成年人行为性质、情节轻重、危害大小进行全面评估,明确划分触法不良行为、触刑严重不良行为、犯罪行为三种分级标准,实现考察帮教“一人一档”。鄞州区检察院借助辖区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具备临时居住场所、心理医生及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者定期入驻等功能集聚优势,打造集生活安置、技能培训、心理测评、观护帮教为一体的专门场所,为分级干预工作更好开展提供功能齐全的场所保障,同时牵头公安、民政、团委、人社等14个部门出台《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实施办法》,针对41名罪错未成年人进行评估和差异化矫治,目前已有30人正常融入社会。

二是抓中端强联动,积极推进融合履职。检察机关与教育、公安、司法等部门联动,组建联络组加强信息共享和线索互通,在不同阶段对罪错未成年人制定专项矫治计划,联动社工组织共同制定帮教方案,围绕矫正行为偏差开展针对性干预和精准帮教,8人经帮教考入大学。鄞州区检察院充分运用社会资源助力罪错未成年人正常就业,和辖区爱心企业签订困境青少年职业技能提升合作协议,根据罪错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和爱好给予个性化职业技能培训,助力13人精准匹配工作。海曙区检察院多措并举落实观护帮教,联合心理咨询师通过深层次谈话、情景模拟等形式帮助罪错未成年人重塑健康心理,链接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资源,对存在监护不力的父母针对性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累计对39户家庭开展不少于三个月的家庭教育指导。鄞州区检察院整合各方社会治理力量,下沉社区打通观护帮教“最后一公里”,探索“办案人员+司法社工+网格员”的共同管理模式,进一步畅通社区移送涉未成年人“四大检察”线索渠道,收集线索7条,成案1件;同时,该院做好分级矫正过程中的案事件成因分析,针对类酒吧(小酒馆)随意接纳未成年人进入导致违法犯罪频发的监管盲区,推动行政部门对类酒吧、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开展专项整治,出台行业监管制度2项,降低涉罪未成年人再犯罪风险。

三是抓末端重延伸,全力强化多元帮教。宁波市检察院制定出台《附条件不起诉考察帮教工作规范》,围绕考察帮教主体责任、工作要求和对帮教机构及社工的选用监督三个方面,细化规范附条件不起诉考察帮教工作;多元化开展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综合治理,向市人大、市委政法委积极建言献策,协同公安、教育等部门推进专门学校建设,建立检察环节和专门学校的矫治教育衔接机制;依托检察官兼任法治副校长制度,围绕预防性侵、防范校园欺凌、加强网络保护等精心开展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提高学生遵纪守法意识;融合运用信访化解、公开听证、司法救助等多种手段,累计对62名罪错未成年人开展精准帮扶。宁波市检察院还与鄞州区检察院综合运用领导包案、接访下访、跨部门救助、跨省协作支持起诉等方式,高质效办理一起未成年少女遗弃女婴信访案,被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慈溪市检察院开发“花季关护”涉罪未成年人精准帮教平台并接入浙江政务服务网一体化平台“浙里办”,实现场所检测、预警处置、社工管理、家庭教育等多项服务集成和在线动态帮教,该应用获评2024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检务创新案例。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人民检察院)

[责任编辑: 陆青 刘易佳]
检察日报数字报 | 正义网 |
Copyrights©最高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