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得全面从严治党更大战略性成果的五个显著标志
发布时间: 2020-07-21 作者: 宋伟 来源: 检察日报
字体: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将“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年多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卓著成绩,不仅推动党的建设迈向新台阶,也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正是基于这种坚定的政治决心和清醒的政治判断,党的十九大之后,党中央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再出发,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为实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新目标奠定了重要基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增强忧患意识,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面对反腐败斗争依然严峻复杂的形势,全面从严治党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明确提出取得全面从严治党更大战略性成果的重要部署,为全面从严治党指明了发展方向。更大战略性成果应当是更加稳定、更加巩固,同时实现标本兼治双效提升的成果,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看,应当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显著标志。

第一,党的政治建设呈现新局面。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这是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核心要义。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党的政治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不抓党的政治建设或背离党的政治建设指引的方向,党的其他建设就难以取得预期成效。全面从严治党是否取得更大战略性成果的重要评价标准,就是党的政治建设是否呈现出焕然一新的局面。检验党的政治建设成效的标尺就是全党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从党组织的角度来看,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是党的政治建设成效的重要反映;从党员领导干部自身来看,能否将“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转化为实际行动,并体现在各自推动的党和国家事业当中,就是政治建设成效的重要体现。党的十九大以来,在党中央统一部署下,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政治建设,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不断强化政治监督,有力促进政治建设取得新的成果。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当前党的政治建设与党中央提出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违反政治纪律的案例仍有发生,在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中强化政治建设仍然不能有丝毫放松。

第二,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更加巩固稳定。取得压倒性胜利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反腐败力量在与腐败力量的抗衡中取得绝对胜利。然而,在全面从严治党更大战略性成果的目标背景下,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必须是更加巩固稳定的胜利,而不能是阶段性胜利。当前,党中央对反腐败斗争形势的判断依然没有改变,面对依然严峻复杂的形势,反腐败斗争所需要完成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报告指出,从信访举报、巡视巡察、监督检查和审查调查情况看,仍有一些人不收敛不收手、甘于被“围猎”,削减存量、遏制增量的任务繁重。这充分反映了当前巩固拓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任务仍然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按照党中央部署,坚持靶向治疗、精确惩治,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着力查处的重点对象,紧盯事关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的重大工程、重点领域、关键岗位,这是巩固发展压倒性胜利的重要方向。事实上,党的十九大以来,反腐败斗争也正在沿着这个方向不断发展。

第三,制度建设水平显著提升。制度建设是降低腐败风险、减少腐败机会的重要途径,是反腐败治本的关键之举。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这凸显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坚持依规治党,建立健全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的体制机制。从制度建设的内涵来看,主要包括党的建设制度体系和国家治理的制度体系。党的建设制度体系主要是推进党的建设的各项法规制度,是管党治党的重要制度支撑;国家治理的制度体系是国家各方面治理的制度化规定,是推进国家治理规范化发展的重要依据,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但是,无论是党的建设制度体系还是国家治理的制度体系,都是全面从严治党实现更大战略性成果的重要影响因素,因为只有以健全的党和国家制度体系作为基础,才能够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不被滥用,才能够符合党的建设的总体目标。可以说,制度建设是取得全面从严治党更大战略性成果的重要表征,是实现有效权力制约的必然选择。

第四,“四风”问题得到根本遏制。作风问题始终是党的建设的重大议题,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核心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党的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方面,要坚持不懈整治“四风”,抓紧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干部不担当不作为、侵害群众利益等突出问题,持续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铲除寄生在党的肌体上的毒瘤,永葆党的肌体健康。狠抓整治“四风”问题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鲜明特征,中央八项规定已经成为反对“四风”的重要法宝。从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看,作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四风”问题得到有效遏制,特别是奢靡之风和享乐主义得到一定程度的杜绝。然而,铲除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任务依然艰巨。全面从严治党能否取得更大战略性成果,关键也要看“四风”问题能否得到根本遏制。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指出,要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重要任务。各地区各部门党委(党组)要履行主体责任,紧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动向新表现,拿出有效管用的整治措施。2019年,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明显加大了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整治力度,中央纪委多次曝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案例,充分发挥了警示作用。然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铲除并非易事,这也是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更大战略性成果过程中难啃的硬“骨头”。

第五,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从全面从严治党的逻辑建构来看,从严管党治党的目的是为了不断提高党的建设水平,从而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带领人民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本质的目标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因此,全面从严治党不仅是党的重大战略布局,同时也是对人民群众期望的回应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只有以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深化标本兼治,保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才能跳出历史周期率,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因此,全面从严治党更大战略性成果的实现,需要人民检验,需要人民认可。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聚焦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坚决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强治理扶贫等民生领域的腐败问题,让群众感到正风肃纪反腐就在身边,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廉洁程度的感知,提升对反腐败的支持度。尽管如此,滋生腐败和作风问题的土壤仍然存在,与党中央要求和人民群众期待相比还有不小差距,人民群众获得感仍然有继续提升的空间。这就需要执纪监督部门持续发力,取得更大的反腐败成果。

(作者系北京科技大学廉政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 佟海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
检察日报数字报 | 正义网 |
Copyrights©最高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